国际利来w66

延安日报|洛川县缔制苹果传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3-08

  洛川县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市南部,因洛河穿境而得名,因“洛川会议”而闻名,因洛川苹果而驰名。

  1947年,洛川县阿寺村农民李新安在纷飞的战火中,用毛驴将200棵果树苗驮回洛川,栽种在自己的6.7亩地里。也就是从这第一批苹果苗开始,苹果就和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洛川县64万亩的耕地中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3万亩,人均3.3亩,位居全国之首。

  74载栉风沐雨,深耕细作,在广袤的洛川塬上,苹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及丰厚的土地;从200多株的苹果苗到现在的53万亩果园,从种好、管好,再到现在的卖好,洛川苹果在分级销售、冷藏冷运、品牌营销、产品深加工等环节上下功夫,在提质的前提下增效,全面提升苹果的核心竞争力,让每颗苹果都更有价值。

  从扎根这片土地之后,洛川苹果就开始走品牌化道路。七十多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洛川品牌化的足迹。

  1957年4月,李新安被推举到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时,受到等同志的接见。

  1959年国庆前夕,毛主席品尝了李新安邮寄的洛川苹果,叮嘱中央办公厅“回函洛川”,信中说,洛川县栽植苹果,这在陕北黄土高原是“一个创举”。

  1974年年初,在国家“三部一社”举办的全国外销苹果基地鉴评会上,洛川“红星”苹果在237个参评样品中,五项指标中有四项及总分均超过美国蛇果,获全国第一。

  2006年9月1日,对于洛川县的20万果农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记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排球协会正式将中国女子排球队专用苹果的证书授予了洛川县人民政府。

  2008年7月,洛川苹果成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生产基地。8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第1127期商标公告公布了以洛川命名的“洛川苹果”地理证明商标。

  2010年4月,洛川苹果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接待用苹果”的冠名权。

  2016年1月,洛川50万亩苹果顺利通过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成为国内最大的绿色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2017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王国庆向到会记者讲述了“洛川苹果”的传奇故事。

  2020年1月10日,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选取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的100个品牌开展公益性的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评价工作。“洛川苹果”品牌评估价值687.27亿元,位居农产品第二,水果类第一。

  目前,洛川苹果已经在32个城市建立了直销窗口,出口澳大利亚、阿联酋迪拜、印度、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30余项冠名权,荣获各项大奖180个。

  作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11年农业部将全国唯一的苹果原产地批发市场落户洛川,着力将洛川打造成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航母”。2014年,洛川县颁布了《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从苗木培育、建园栽植、标准化管理、苹果营销等流程上实现了标准化管理。2016年,洛川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苹果产业体系目标,启动“洛川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光明之路。2020年,洛川县委全委会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被陕西省委确定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盛夏的洛川,塬峁田野一派葱茏。苹果夏管的套袋工作虽然已经完成,但大塬仍是一派忙碌景象。再有不到100天的时间,苹果就该丰收了,大家都在利用这段时间除草、新建冷气调库、调试设备……

  洛川县槐柏镇两坑村的农民陶七斤在上世纪末将自家果园面积扩大到24亩,并经过了5次品种升级,2020年他家苹果卖了54万元。

  在栽植苹果之前,陶七斤种过小麦和烤烟,只能勉强吃饱肚子,他家曾是村里最穷的农户之一。如今,仅有170户人家的两坑村,家家种植苹果,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就有6户。

  “苹果树是长在地里的‘铁庄稼’和‘摇钱树’。”陶七斤说,每年苹果收获的季节,他要雇20多人帮忙。

  在陶七斤家的窑洞里,65吋的彩电颇为显眼,2辆轿车停在院外。“这些都是苹果带给我的。”他还准备在洛川县城购买一套新房。

  高中没有毕业的马小红是槐柏镇东北定村农民,曾在新疆吐鲁番打工。1999年回家务农,在父亲原来耕种的3亩果园的基础上,他又栽种了10亩红富士苹果,踏踏实实做起了“果二代”。马小红对新技术、新观念接受快,通过自学,他考取了国家“高级农艺师”证书,成为县里聘请的苹果生产农民技术员,每年还能领到1万元的“薪水”。如今他的果园亩产过万斤,由于品相好、质量高,每斤能比市场价高8毛钱,年收入20多万元。马小红不但新箍了宽敞明亮的窑洞,还在县城买了商品房。为了提高全村苹果管理水平,增强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16年他牵头成立了富尔佳苹果专业合作社,全村70户果农有43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都走上了致富路。

  “摇钱树、致富果,又盖房、又买车。”村民们编的这几句顺口溜,既是对果乡人滋润日子的描绘,也是对像马小红这样的苹果产业致富带头人的夸赞。

  “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农民收入的95%来自于苹果产业;在洛川,60%的果农年收入超过10万元,12%的果农年收入超过20万元;在洛川,76%的农户拥有小汽车。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3.9%下降至2020年的0,累计实现脱贫3493户10772人,73个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谈起洛川苹果国际利来w66,洛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继东骄傲地说,“2020年,洛川县人均纯收入连续9年超过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388元增长到2020年的12238元。”

  在洛川会议旧址所在地的冯家村,“果二代”冯文辉的苹果事业也干得风生水起。

  2011年,冯文辉大学毕业返乡后专门种植、收购苹果。目前,他是陕西联合利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人员,负责洛川片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推广,同时还兼顾家里的苹果产业。冯文辉向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去年,家里的果园除过水、肥料、农药、套袋等成本,一年的纯利润将近4万元。在果园遭遇小范围冻灾、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能有这个收入已经很满意了。

  2016年10月12日,在洛川县举办的首届世界苹果大会上,国际园艺学会主席罗德里克·德鲁参观了果园、品尝了苹果后,竖起大拇指称赞:“延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把果园管得这么好,特别震撼,堪称楷模!”一位来自法国的教授说:“搞了几十年的苹果研究,在中国陕西延安,第一次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过的苹果。”

  事物的发展无外乎内因与外因。如果说人是内因,那么历届洛川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围着苹果转”的发展理念和生动实践就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动力。

  2016年5月,全国政协调研组深入延安,用了8天时间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题调研。洛川也被中宣部和农业部确定为依托优势产业开展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齐聚洛川,对洛川的成功做法进行集中报道。

  洛川县连续三年被省上评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和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先进县,2020年代表陕西省通过国家脱贫成效考核,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扶贫交流基地县。2021年2月25日,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局长李新锁在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洛川,用“小苹果”这把“金钥匙”,开启了果农增收、产业富农、脱贫奔小康的大门。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航天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看到新闻的网友们都知道此次神州十二号升空,跟随航天员一起的还有新鲜水果,其中就有来自洛川的苹果。陕西华圣有限公司作为此次鲜苹果任务承接方,通过180多天的筹备和努力,在国内首次将即食鲜苹果送入太空,而顶端果业作为给华圣公司提供苹果的供应商也是“功不可没”,这也打破了中国宇航员只能吃冻干水果的现状。

  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是首个推广、宣传、销售洛川苹果的电子商务公司,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了洛川苹果旗舰店。

  成立以来,顶端果业紧扣消费者市场需求,根据苹果大小、糖度、色度等将苹果分为臻品、贵族专享、白领专享、分销款四大类,在四大类里又根据不同规格、数量分了若干类,并设计了10多种包装供广大客户选购。为了更精准地制定销售计划、策划销售活动,顶端果业建立了详细的大数据库,对每一笔订单进行分析,根据消费群体的地区、年龄、性别、回购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在顶端果业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一个个新鲜的苹果通过选果线,经过测外观、测糖酸比、测霉心等环节的智能筛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苹果,然后按照不同规格和需求,分流到各个渠道进行包装和对外销售。

  除了吸引人眼球的选果线年,顶端果业先后邀请著名影星李湘、刘涛,网红冰蛋等带货,发挥了名人品牌效应,苹果销售量猛增。

  顶端果业的工作人员也会根据工作需求化身主播,通过拍段子、直播等形式扩大宣传。

  走进陕西洛川苹果有限公司,一座巨大的正方体建筑映入眼帘,这座建筑被当地群众称为“果立方”,是一个储存量为3万吨的自动化冰温气调库。走进“果立方”控制区,公司建设项目部员工孟靖正在对自动化进库出库系统进行最后调试。通过在电脑上启动程序,一个装苹果的架子通过预定轨道,缓缓从“果立方”中出库。

  从2017年起,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着力在苹果分拣、包装、冷藏冷链、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苹果产业附加值,让群众在全产业链上增收。洛川抓住机遇,目前,共引进配套智能选果线%的果品分选,建成冷气库65万吨,储藏能力达67%。国内最先进的3万吨智能冷气库落户洛川苹果产业园区,开创了中国智能高新科技冷库的先河。先后在国内一、二线洛川苹果主销城市建成洛川苹果专卖店134个、批发门店52个。培育电商企业729家,在淘宝、京东、天猫等网上销售平台,建立网上销售店3600余家,微店5000多家。特别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快手、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农产品宣传和销售的重要手段。

  随着冷库、选果线及线上线下销售网点建设步伐的加快,洛川苹果、苹果醋、苹果酒、苹果脆片等高附加值产品也畅销国内外。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发展苹果产业,会产生很多废弃反光膜和废弃枝条。为解决这一问题,洛川县变废为宝,通过反光膜全收集,果树枝条全利用,促进了果园面源污染治理,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在洛川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展柜里,摆放着苹果树枝条、树干、树皮、玉米秸秆等10多种农林废弃物样品。“这些收购的废弃物可直接压缩为成型燃料,也可以燃烧后把灰、渣制作成保湿砖等新型建筑材料,还可以把灰加工成有机肥。”公司总经理李勇说,他们公司一年可加工农林废弃物30万吨,满足装机容量规模40兆瓦的火电厂发电,年可节约标准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47个,间接带动1000余人实现增收。

  每年果花盛开的时候,被疏下的苹果花可以经过加工做成美容养颜的花果茶;到了冬天,修剪下来的老树桩、废枝条可以运到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卖钱;老树皮也能在那些手巧的民间美术师手里变成漂亮的树皮画。

  “我们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进了陕果集团、金亿莱反光膜、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动了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王明智说,今后,要紧扣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谋划项目,重点围绕苹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提升苹果产业的现代化水平。